新聞中心
流體動壓潤滑理論表明,壓力油膜的形成必須要有楔形間隙。為了使球磨機軸承得到良好的潤滑,減少摩擦,延長壽命,軸瓦與中空軸軸頸間的配合側隙必須具有合適的數(shù)值。側隙過大會出現(xiàn)漏油與振動,油楔壓力降低,油膜難以形成,軸承與軸頸相互摩擦而發(fā)熱,燒壞軸瓦和軸。而過小的側隙,會使油楔尺寸減少,潤滑油不能順利進入接觸區(qū),導致散熱困難,輸油量減少,軸瓦發(fā)熱。
球磨機設備中空軸與軸瓦間合適的配合側隙是實現(xiàn)流體動壓潤滑的關鍵。實踐證明,軸瓦的側間隙稍大一些較好,配合側隙可參考表1選取。
表1 球磨機中空軸與軸瓦間配合側隙參考值(單位mm)
|
|||||||||
中控軸直徑
|
800
|
900
|
1000
|
1200
|
1400
|
1600
|
1800
|
2000
|
2240
|
側隙
|
0.12-0.19
|
0.14-0.21
|
0.16-0.23
|
0.21-0.28
|
0.24-0.32
|
0.25-0.35
|
0.29-0.21
|
0.34-0.46
|
0.39-0.54
|
配合側隙必須形成比較規(guī)范的楔形側隙,它有助于油的導入,而近似于等厚或階梯狀的側隙都不利于油的導入。幾乎等厚的大側隙有使油往兩側瓦邊傾瀉的趨向,不利于油膜的形成。另外側間隙軸瓦的接觸區(qū)與非接觸區(qū)之間不允許有棱角,應使其平滑過渡,側間隙沿全長應相等。
因此為預防球磨機主軸承燒瓦事故的發(fā)生,生產(chǎn)巡檢及設備維修管理人員應全面掌握磨機軸瓦發(fā)熱的原因,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(jīng)驗,提高對軸瓦發(fā)熱原因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,一旦出現(xiàn)軸瓦發(fā)熱現(xiàn)象應能及時采取正確、有效的措施,將軸瓦溫度降到正常溫度范圍,使軸頸與球面瓦間形成較好的油膜。
下一篇:球磨機設備的電機對降壓的要求